宜春學院有這么一位共產黨員,始終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細心經營和全力呵護。從教務處到學校評建辦,從學科建設處到發展規劃處再到黨政辦,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都留下她勤奮工作、孜孜以求的身影。她“舍小家、為大家”,在教學與管理工作中,始終用真誠、愛心、微笑服務師生,書寫著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。她先后被授予“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務工作先進個人”“江西省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工作先進個人”學?!敖乖5撌?、龔全珍式好黨員好干部”“服務育人標兵”“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先進教育工作者”“三八紅旗手”等光榮稱號。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,所在部門連續多年獲得學校綜合考評、綜治、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和“先進黨支部”稱號。
她就是宜春學院黨政辦主任、支部書記李劍。
李劍,女,漢族,1970年11月出生,江西省豐城市人,中共黨員,副教授。1994年9月分配至宜春學院工作,1994年9月到1999年12月擔任宜春師專教務處科員,2000年1月任教務處科員、科長,2014年11月任學科建設處、研究生工作處(發展規劃處、高教研究所)副處長,2017年5月任發展規劃處(教學評估中心、高教研究所)副處長(期間,2019年主持發展規劃處工作一年),2020年6月任黨政辦主任。
有一種堅持叫甘于奉獻
教務處,是高校中最為忙碌的部門,她一干整整二十年,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教務管理。從課務、考務、教材管理、教學建設到教務行政,工作勞心費神、繁瑣艱辛不說,還經常開啟“白加黑”、“五加二”的工作模式,有時連做夢都脫離不了工作的狀態。多崗位歷練,成就了她既擅長一線執行,也懂得統籌謀劃,并且能學思并進,被大家稱譽為“多面手”。
“干就要干好”,是她對工作始終堅持的原則。有同事問她,“你承擔了這么多工作,累嗎?”,她總是淡然一笑回復到,“盡心工作都是會累的,但壓重擔的同時,也提供了更多鍛煉的機會,促進自己分清主次、分清緩急、多頭并進的能力與水平?!?/p>
有一種品質叫迎難而上
作為一名普通黨員,只要學校工作需要,一聲令下,她就義無反顧地沖在了最前面,在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、轉型發展、臨床醫學專業認證、審核評估、申碩等重大工作中勇挑重任,做出了積極的貢獻。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時,沒有前人的直接經驗借鑒,評建工作只能“摸著石頭過河”。作為學校評建辦的骨干,為了能將工作高質量、高效率地完成好,白天已經忙得筋疲力盡的她,晚上還把“辦公桌”搬到家里接著干。制方案、分任務、盯指標、解難題,既當學校評建工作的指戰員,又當業務處室評建工作的排頭兵。學校接受臨床醫學專業認證,她臨時受命要在幾天之內完成兩個報告的撰寫重任,并負責制作學校匯報的PPT,她沒有任何怨言地接下了任務。為搶時間、專心致志做好這些材料,她將自己關在辦公室,吃住在里面,連續作戰直至完成工作。
她篤信“道雖通不行不至,事雖小不為不成”的人生信條。她,的努力沒有白費,一提到學校教學評估工作方面的“專家”,大家往往想到她,為她的工作點贊。
有一種信念叫大局為重
每天她早出晚歸,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家里。她說自己心中滿懷對小家的愧疚,女兒、妻子和媽媽三種角色都不稱職。不能很好地照顧年邁的父母,還要仰仗他們而“衣食無憂”;放棄了外調與家人團聚的機會,過得是“現代的雙城生活”;在兒子的成長和進步歷程中,缺乏陪伴和見證,是無法補救的遺憾。盡管如此,家里人沒有埋怨,而是在默默地支持著她,驅動著她不忘初心,走得更遠、更堅定,飛得更高、更有力。
新入職的黨政辦,工作重、苦、雜而且難,大事要事交織,急事難事疊加,她始終堅持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,在計劃上注重“有序”、在協調上注重“有方”,落實上注重“有力”、反饋上注重“有聲”,把講大局、講責任、講奉獻的高尚品質,把能吃苦、能干事、能戰斗的優良作風,化于心、踐于行,在新任崗位上譜寫新篇。行動是最有力的帶動,示范是最鮮明的垂范,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同志,展現了“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”。
有一種情懷叫大愛育人
李劍時刻牢記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,秉承學?!按髳塾恕钡睦砟?,以師生為本,精心、細心、用心融入工作中。積極發揮黨政辦的“窗口”和“橋梁”作用,設身處地的為師生、為教學科研一線著想,幫助解決各種實際問題。來往辦公室的師生一撥接著一撥,幾乎沒斷過,她總是耐心引導、仔細講解,正確處理和化解管理服務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,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。有時,全情投入的她忙得一杯水也顧不上喝,嗓子沙啞也渾然不知,一份早餐在桌上一等就是半天。
“把學校當成家來經營呵護”,在李劍的心底扎下了根。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,卻以自己不斷奮進的腳步,默默實踐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,對學校的熱愛。正如校園廣場石碑上鐫刻的“上善若水”四個字,李劍如水一樣“利萬物而不爭”,用自己的信念和執著,詮釋著一個人民教師“愛崗敬業,無私奉獻”的高尚情操,彰顯著一名共產黨員、黨務工作者的優秀品質。